文/馥芊中醫診所 院長 李嘉菱

 

常見與過敏有關的咳嗽

上氣道咳嗽綜合徵
上氣道咳嗽綜合徵通常是由於鼻涕倒流造成上呼吸道刺激及發炎。在普通感冒與兒童,上氣道咳嗽綜合徵是最常見的急性咳嗽原因。急性鼻竇炎可能會導致65%的患者咳嗽。過敏性鼻炎是一種常見的引起鼻涕倒流導致咳嗽的原因。其他導致間歇性鼻涕倒流的原因如攝取辛辣食物、刺激物、溫度和濕度變化(血管收縮)、職業暴露、哭泣或其他情緒。

哮喘,咳嗽變異性哮喘
哮喘典型症狀有咳嗽、氣喘、呼吸困難、胸悶。咳嗽變異性哮喘是氣喘的其中一種,而咳嗽是咳嗽變異性哮喘唯一的症狀。咳嗽變異性哮喘的患者比起典型哮喘患者,有更敏感的咳嗽反射。患者可能有正常的身體檢查和肺功能,支氣管激發試驗可以顯示呼吸道有過敏反應,患者在使用抗氣喘藥物之後(如支氣管擴張劑、吸入皮質類固醇、或短期口服類固醇)可以解決咳嗽,並由此證實了咳嗽變異性哮喘的診斷。

過敏性咳嗽
有過敏史的患者,過敏性咳嗽不會產生痰,而且使用支氣管擴張劑治療沒有效果。過敏性咳嗽患者接受空氣吸入過敏原的皮膚試驗為陽性,血液嗜酸性白血球增多,methacholine激發試驗陰性。相對於咳嗽變異性哮喘的患者,過敏性咳嗽患者不接受吸入式類固醇不會發展成哮喘

非哮喘嗜酸性支氣管炎
非哮喘嗜酸性支氣管炎的特點是咳嗽,沒有呼吸道阻塞或呼吸道過敏反應,伴隨肺泡灌洗液含有> 3%的嗜酸性白血球。非哮喘嗜酸性支氣管炎使用吸入性類固醇有效。然而,非哮喘嗜酸性支氣管炎不同於哮喘之處,在於非哮喘嗜酸性支氣管炎的肥大細胞只有在呼吸道上皮細胞(而哮喘則在呼吸道平滑肌)。病情一般為良性和自限性,很少報告顯示會發展成呼吸道阻塞或哮喘。

 

中醫在治療氣喘的重要概念

氣喘在中醫稱為哮喘,哮喘分為哮證與喘證:哮證的臨床特點是哮鳴有聲,呼吸急促困難,甚則喘息不能平臥;喘證的臨床特點是呼吸困難,甚則張口抬肩,鼻翼扇動,不能平臥。哮證治療分為發作期(冷哮、熱哮),緩解期(肺虛、脾虛、腎虛),喘證治療則須辨別實喘、虛喘、或虛實夾雜。

古代醫家對氣喘病因病機的認識,有陰陽失調說、主肺說、主腎說、主痰說、主瘀說、主火說、宿根說、七情說、遺傳說、氣虛說,綜合來說,也就是中醫調整免疫力的方法。中醫從營衛功能、氣血陰陽平衡來調整免疫力,也就是調整體質。營衛的概念來自於<黃帝內經.經脈別論>,營氣,起源於中焦,入心化赤為血,即由脾胃運化的水穀精微之氣而來,入心化生為血液;衛氣,根源於下焦(腎),起源於中焦(脾胃),開發於上焦(心肺);在營衛的調節中,肝(這裡指的是自律神經及某些內分泌功能,與西醫的肝臟不同)主氣的疏發,幫助脾氣散精上歸於肺。營衛的調節以調節肺、脾、腎、心、肝為主,氣血陰陽的虧虛也應適當矯正。

治哮喘需先知道呼吸的生理功能,中醫典籍<難經>有"呼出心與肺,吸入肝與腎。呼吸之間,脾受榖氣也,其脈在中……"肺主氣,包括主呼吸之氣和一身之氣;肺氣宣降,通過肺氣的宣降將自然界的清氣吸入,將體內的濁氣呼出,這就是肺主呼吸之氣;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氣和脾胃運化而成的水穀精微之氣相結合成生成宗氣,宗氣生成助心推動血液的運行,這就是肺主一身之氣。腎為氣之根,腎主納氣,呼吸還需要腎來調節。肺為嬌臟,肺為華蓋,位於五臟六腑的最高處,責責氣的「宣發」與「肅降」。治咳喘需重視肺的「宣發」與「肅降」,但我們不應該一味地去宣降肺氣,當然如果是因為肺氣宣降不利導致的咳喘,宣降肺氣會有效果,但還要記住呼吸活動跟五臟的關係極為密切,有時還要考慮到其他各臟,如脾對氣機升降的樞紐作用,肝調節氣機的作用

哮喘在發作期宜宣補並用(袪外感、補內虛),因發作並非單純外邪所致,必內有窠臼浮飲,發作時單純治肺往往效不理想,臨床辨證首先要辨別寒熱虛實,七分治肺,三分治脾腎。哮喘發作時以治肺和攻邪為主,對於哮喘病程短和症狀較輕者有效,至於病程長而症狀重者以及持續性哮喘者單純治肺則療效多不理想,故治療哮喘時應標本同治,宣肺、降逆、納氣並用。反覆發作性氣喘,肺氣耗散不斂,腎不納氣,單補其肺腎之虛,則緩不濟急,參入滌痰,斂氣之品,補、斂、滌結合。

有一類的氣喘患者為類固醇依賴型氣喘,如何避免類固醇的副作用,使長期使用類固醇患者徹減以至停用類固醇,又不使氣喘加重或復發,是臨床上很重要的問題。中醫在類固醇依賴型氣喘的整體治則為"補腎、調肝、健脾、理肺,佐以化痰、袪瘀"。使用類固醇可治療其氣喘,但會改變體質:早期可致陰虛內熱,症狀出現情緒煩躁、易激動等;持續使用導致痰濕蘊積,症狀出現水牛肩、月亮臉等;後期類固醇減量或停藥則逐漸轉為陰陽兩虛,以陽虛為主,症狀出現倦怠懶言、動則出汗、腰痠等。長期類固醇可導致內分泌失調,使內分泌軸:下丘腦-腦垂體-腎上腺皮質軸系統處於抑制狀態,故中醫以"溫陽補腎法"提高下丘腦-腦垂體-腎上腺皮質軸的興奮性,防止腎上腺皮質萎縮達到抗發炎目的。在服用中藥兩個月後,評估患者狀況再進行類固醇減量,類固醇徹減至最少量或停藥時,中藥治療仍應依患者狀況維持至少兩個月。

現代免疫學證明了Th1/Th2細胞兩者間存在著相互消長,Th1/Th2漂移與許多疾病有關,Thl/Th2平衡與中醫陰陽平衡理論有密切聯繫,中醫藥可以通過調節體質,恢復疾病Thl/Th2的失衡。如支氣管哮喘最重要的免疫學異常即是Th1/Th2平衡失調,主要表現微以Th2細胞型免疫反應為主導。中醫藥對支氣管哮喘Th1/Th2平衡調節的優勢,在於中醫藥多環節、多靶點、多途徑的調節機制可以有效解決Th1/Th2反應失衡,對支氣管哮喘有預防和治療作用。

過去30年對於氣喘的治療有一系列的演進,從早期認為支氣管痙攣,到中期發炎反應,到近期呼吸道重塑及其他免疫因子的發現。某些具有宣肺及通肺絡的中藥可以鬆弛氣管平滑肌、緩解支氣管痙攣;中醫對於發炎反應的治療並非都是使用清熱解毒,仍然需依照辨證治療發炎反應;中醫對於呼吸道重塑的概念就是瘀,至於瘀從何來,可能是因為發炎反應導致纖維化反應,或是氣血虧虛導致血液循環不良,或是在發作期有些微出血等;在調節免疫因子方面,中醫亦應用某些方藥在現代醫學的機轉研究,如可以降低IgE濃度,減少發炎介質的釋放,調節T細胞功能發揮抗過敏作用,作用於腎上腺皮質調節過敏反應等。

 

氣喘衛教:預防勝於治療

1.     改善居家環境,避免接觸過敏原:儘量不使用地毯、動物皮毛製品、厚重的布質窗簾,避免放置容易堆積灰塵的裝飾品,養貓狗鳥等寵物應在室外。

2.     避免會引起過敏的食物

避免再次食用曾經引起過敏的食物,可在發生過敏的現象之後再嘗試一至二次,確認是否真的是因為此食物導致過敏,或者也可以到醫院請醫師針對某些可疑的食物做抽血檢查。一般而言,牛奶、黃豆、蛋、堅果類、魚、蝦蟹等是最常見引起過敏的食物,每個人體質不同,出現過敏的症狀也不同,也有許多其他常見食物使人過敏的記錄。

台灣常見的過敏食物是海鮮。少數人因為天生缺少分解組織胺的酵素,即使是現撈的新鮮魚,也會因為少量的組織胺而引起過敏。而多數人吃了海鮮後會過敏發作,因為吃到"不新鮮"的海鮮,內含有太多細菌分解所產生的組織胺,以致發生過敏反應,並非真的對海鮮過敏。

3.     避免食用溫度冰冷、偏寒涼、烤炸辣、過甜、過於精緻的食物:低溫易誘發呼吸道不適,偏寒涼、烤炸辣、過甜的食物可導致痰濕蘊積在人體,過於精緻的食物可能含有其他化學合成品妨礙消化吸收功能。

4.     母親親自哺餵母乳的嬰兒,日後發生過敏氣喘的機會可降低許多。

5.     適當的運動,運動前暖身,避免在乾冷的環境下劇烈運動,游泳是很好的選擇。

6.     養成良好生活作息,三餐規律,儘量在晚上11點前就寢。

7.     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腸道是人體第三大的免疫系統,內有豐富的淋巴及血液循環,經由排便可以排除毒素及代謝產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中醫腹診專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