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飲食偏熱致病的案例分享

文/馥芊中醫診所 院長 李嘉菱

 

一位小男孩,主訴過敏性鼻炎,鼻塞、鼻涕數月,西醫及中醫治療效果不佳。我把脈之後發現他火氣很大,而且是痰熱的黏滯脈象,問他是不是常吃油膩或是炸物?原來家長覺得小孩表現良好,就會經常買炸雞獎勵他。痰濕累積起來自會尋找出路,於是表現在鼻子上。

一位小女孩,主訴頭痛已數月,西醫及中醫治療效果不佳。我把脈之後感到很疑惑,火氣很大,問她三餐都吃什麼?原來她很喜歡吃麻油雞,媽媽覺得她喜歡吃就常買給她吃,完全沒想到上火也會造成頭痛。

一位20+歲女性,主訴身體燥熱,冷氣要吹到20度才覺得舒服,但是家人會覺得很冷,西醫及中醫治療效果不佳。我把脈之後發現她火氣很大,而且是濕熱的黏滯脈象,問她是不是常吃辣?她說對,又問我:「吃辣會造成身體熱嗎?」(我想這題有追蹤我的粉專都會回答了吧)

一位50+歲女性,主訴臉部紅疹、眼癢、唇泡疹、口角炎已一年,西醫及中醫治療效果不佳。我把脈之後感到很疑惑,火氣很大,問她三餐都吃什麼?原來為了方便,已經吃一年的月子餐,她認為月子餐對身體很營養,卻沒想到要調整辛香料及藥材的部分。

一位60+歲華僑女性,主訴身體不時抖動,西醫檢查無異常。她的先生在網路查詢看到水飲問題也會造成抖動,於是給太太服用熱性的理中湯、真武湯,我說:「陰虛也會動風」,從身形及脈象都是很明顯筋膜乾涸、津液陰血不足,服這些中藥只會讓她燒得更乾,只知其一的知識不知全面的辨證真的很恐怖!動風的原因有陰虛、熱盛、脾虛等。水飲內阻,浸淫筋脈,筋脈失養,可以導致肢體震顫,輕則四肢輕微抖動,重則身為振振搖,甚至於振振欲擗地,多見於陽虛水停之證,但應與肝風內動之抽搐鑑別。

#並非熱性食物就是對身體好
#飲食要改變治療才會有效果


照片是秋田鄉土料理的米糰子鍋,發祥地在秋田鹿角市。很多人問我怎樣可以補氣?吃飯就可以補氣,氣這個字裡面不是有一個米嗎?

文章標籤
中醫師李嘉菱 馥芊中醫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中醫腹診專家 的頭像
中醫腹診專家

醫舞定情的部落格

中醫腹診專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