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馥芊中醫診所 院長 李嘉菱
冬季養生做得好,來年一定是好年。
最近有一些網路文章引用了《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的冬季養生解釋,文義就是說冬天不能運動避免傷腎,獲得許多人讚聲。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冬天注重「養藏」,是為了積蓄能量,提醒人們在冬季要注重養護陽氣和精氣,以為來年打下健康基礎。
全文沒有告訴你不能運動!重點是冬天運動要注意保暖以及運動時微汗即可。
冬天屬於「藏」的季節,人體避免過度活動,這些都對。怎麼叫你不要運動你就順從,要你早睡以養精、晚起以避寒你還是熬夜?
冬天強調心志內藏,避免外放和過度情緒波動,結果你還是去參加party、聽演唱會?(抱歉我也會)
我說沒吃早餐會傷腎你怎麼就不乖乖吃早餐了?分明就是一個字「懶」。
曾經有研究報導,天氣冷時新陳代謝會上升,棕色脂肪增加,運動燃脂的效果會比夏天更好。當你冷到發抖的時候,這時就是肌肉透過收縮來產熱。但是我認為冷到發抖時寒氣就已經入侵人體了,千萬不要只想靠發抖而不運動來燃脂。
人體的臟腑又不是只有腎,冬天要保護的還有心臟以及相關的血液循環系統,冬天不做好保暖,寒氣入侵人體,寒主收引,血管收縮,血液循環變差,不運動就等著中風、心肌梗塞,還有一連串疾病的惡化。
《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這段文字出描述的是冬季養生的原則與方法。以下是使用chatGPT整合中醫書籍資料的大意與解析:
大意:
冬天是萬物閉藏的季節,水結成冰,大地凍裂,陽氣藏於內部。此時應順應自然的變化,調整作息,宜早睡晚起,待到太陽升起時再活動,以避開清晨的寒冷。同時,心志應內斂沉靜,如同隱匿起來的事物一般,內心要保持平靜與滿足。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寒保暖,減少皮膚的暴露,避免陽氣過度流失。這就是順應冬季氣候、養護藏精之道。若違背這些原則,可能會損傷腎臟,導致春季容易出現四肢無力、手足寒冷等問題,生命力也會因此減弱。
詳細解析:
1. 「閉藏」:
冬天屬於「藏」的季節,萬物收藏以保存能量,人體也應該避免過度活動,讓陽氣內聚,為來年積蓄能量。
2. 「早臥晚起,必待日光」:
作息上順應冬季天短夜長的特性,早睡以養精,晚起以避寒。清晨太陽升起後,氣溫回升,開始活動最為適宜。
3. 「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
冬天強調心志內藏,避免外放和過度情緒波動,保持一種沉靜安寧的狀態,如同已有所成,無需外求。
4. 「去寒就溫,無泄皮膚」:
生活中應注意保暖,避免寒氣侵入體內。運動或活動時出微汗即可,若大汗淋漓,會使陽氣外泄,反而不利於健康。
5. 「逆之則傷腎」:
腎臟在五行中對應冬季,腎精為人體的生命之源,若不按冬季養生原則調養,會損傷腎臟功能,影響整體健康。到了春天,可能出現四肢無力、手腳冰冷,甚至生機衰退等問題。
早寐養腎冬藏精,日出方行為避寒。
心靜健身宜微汗,來年一定是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