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馥芊中醫診所 院長 李嘉菱

      津液是人體一切正常體液的總稱,包括各臟腑組織器官的內在體液及正常分泌液,如血液胃液、腸液、唾液及適量的涕、淚液等,至於汗液、尿液則屬於排泄液。人體中包括脈中血液及正常體液均屬於津液,津液除了含有水分以外,還含有人體必需的有用物質;津液既可滲入脈中、滑利血脈、化生血液,存於脈外可滋養臟腑、骨髓,濡潤孔竅、皮毛。

 

津與液應有所區分

 

性狀

質地清稀,流動性較大

質地稠厚,流動性較小

分佈

分佈於皮膚肌肉孔竅,入血脈為汗源

灌注於臟腑、骨節、諸髓(骨髓、腦髓、脊髓)

功能

滋潤

濡養

特性

易耗散,易補充

不易耗損,但虧損後難以迅速治癒

 

津液的生成輸布與排泄

      《素問·經脈別論》:『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是對水液代謝過程的簡要概括。

 

津液的生成

在脾的主導下,由胃、小腸、大腸共同完成。

津液的生成取決於充足的水飲和正常的臟腑功能。

 

《讀醫隨筆·燥濕同形同病》:『水之入胃,其精微灑陳於臟腑經脈,而為津液。』

津液來源於飲食,經由脾胃的受納、腐熟、運化而吸收飲食中的精微物質(營養成分)。

小腸主液,泌別清濁

小腸吸收食物中大部分的營養物質和水分,上輸於脾,而布散全身,並將水液代謝產物經腎輸入膀胱,把糟粕下輸於大腸。

大腸主津

大腸接受小腸下注的飲食物殘渣和剩餘水分,將其中部分水液重新吸收,使殘渣形成糞便而排出體外。

 

津液的輸布

主要依靠脾、肺、腎、肝、心和三焦等臟腑而完成。

脾將胃腸而來的津液上輸於肺,肺通過宣發肅降功能,經三焦通道,使津液外達皮毛,內灌臟腑,輸布全身。

 

《脾胃論·脾胃勝衰論》:『津液與氣入於心,貫於肺,充實皮毛,散於百脈。』

《素問·厥論》:『脾主為胃行其津液。』

脾有“灌溉四旁”之功能。

脾氣散精,通過轉輸作用,將津液上輸於心肺,又可直接將津液向四周布散至全身。

 

《侶山堂類辨·辨血》:『中焦蒸水穀之津液,化而為血,獨行於經隧。』

《靈樞·癰疽》:『津液和調,變化而赤為血。』

心主一身之血脈,津液和血液賴心陽之推動,方能正常運行,環周不休。

 

肺主行水,通調水道,為水之上源。

肺接受從脾轉輸而來的津液之後,由肺的宣發和肅降,使津液輸布全身而灌溉臟腑、形體和諸竅。

宣發à上部和體表

肅降à膀胱及下部。

 

《素問·逆調論》:『腎者水臟,主津液。』

腎主津液

腎中陽氣的蒸騰氣化作用,是胃“遊溢精氣”、脾的散精、肺的通調水道,以及小腸的分別清濁等作用的動力,推動著津液的輸布。二,由肺下輸至腎的津液,在腎的氣化作用下,清者蒸騰,經三焦上輸於肺而布散於全身,濁者化為尿液注入膀胱。

 

肝主疏泄

氣機調暢,三焦氣治,氣行則津行,促進了津液的輸布環流

 

三焦為“決瀆之官”

氣為水母,氣能化水布津,三焦對水液有通調決瀆之功,是津液在體內流注輸布的通道。

 

津液的排泄

主要依賴於肺、脾、腎等臟腑的綜合作用

 

肺氣宣發,將津液輸布到體表皮毛,被陽氣蒸騰而形成汗液,由汗孔排出體外。

 

呼氣

肺主呼吸,肺在呼氣時也帶走部分津液(水分)

 

尿液

津液代謝的最終產物與肺、脾、腎等臟腑密切相關,但尤以腎為最。腎與膀胱的氣化作用互相配合,共同形成尿液並排出體外。

 

糞便

大腸排出的水谷糟粕所形成的糞便中亦帶走一些津液。

 

津液的功能

1.     滋潤濡養

津液分布於體表,能滋潤皮膚,溫養肌肉,使肌肉豐潤,毛髮光澤;津液分布於體內,能滋養臟腑,維持臟腑正常功能;津液注入孔竅,能滋潤眼、耳、口、鼻等諸竅;津液注入關節,能滑利關節;津液滲入諸髓,能充養骨髓、腦髓、脊髓。

2.     化生血液

津液經由孫絡滲入血脈,成為化生血液的基本成分之一。津液可充盈血液,並濡養和滑利血脈,使血液環流不息。

3.     調節陰陽

津液屬於陰精,可調節人體的陰陽平衡。臟腑之陰是否正常,對於津液的盛衰有一定的影響。人體根據生理狀況和環境變化,通過津液的自我調節,以適應外界的變化。天氣冷時,皮膚汗孔閉合,津液不能藉由汗液排出體外,而進入膀胱使小便增多;天氣熱時,汗出增加以調節體溫,津液減少下行使小便減少;當體內流失水液後,人體會有口渴的感覺而增加飲水量。

4.     排泄廢物

津液在代謝過程中,通過汗、呼氣、二便等方式排出體外,使臟腑的氣化正常。若代謝作用受損害或發生障礙,代謝產物瀦留於體內,而產生痰、濕、水、飲等病理變化。

 

傷津與脫液表現不同

 

傷津

脫液

時機與症狀

炎夏多汗高,熱耗傷導致口渴多飲,乾燥氣候時的口鼻皮膚乾燥,大吐大瀉後的眼眶凹陷、皮膚乾癟

發燒過久久病重病後年邁陰虧不復長期熬夜皆可耗液,若出現身形瘦弱、肌膚枯槁,甚則筋膜攣急、肌肉顫動、手足震顫,舌紅少苔,唇舌乾燥不欲飲,屬於脫液及陰虛風動。

病變重心

肺,胃

肝,腎

治療

甘寒生津

鹹涼增液

方例

沙參麥冬湯

大補陰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中醫腹診專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