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馥芊中醫診所 院長 李嘉菱
X小姐是某公司的高階主管,腹部脹痛已多年,壓力大則便秘,緊張則腹瀉,因為總是伴隨腹部不適,解便這檔事對她來說是一大困擾。醫師檢查後認為並無器質性病變,診斷為大腸激躁症。
大腸激躁症是一種慢性的、會反覆發作的功能性腸道疾病,往往與其他功能性胃腸疾病重疊。其同義詞有:粘液性結腸炎、痙攣性結腸、功能性腸道疾病、膜性結腸炎。其特點是排便時腹部不適或腹痛,或排便習慣改變。
大腸激躁症的患病率是10-15%,但只有一部分人求醫,好發年齡為30-50歲。女:男比例為2︰1,但這可能只是反映求醫率,而非實際發生率。
胃腸道可說是人的第二腦,是由獨立的腸道神經系統所控制,這個系統也與中樞神經系統緊密相連,其關係稱為「腦腸軸」,是調節腸道功能最重要的角色,可藉由神經傳導與免疫、內分泌機制進行雙向溝通。大腸激躁症的症狀往往與心理壓力相關,是一種從生心理到腦腸軸失調的疾病。
原因
‧情緒變化:確實原因不明:但以精神、情志因素最重要,病情常隨情緒變化而波動
‧腸道敏感:可能與腸道動力學改變、腸道分泌和吸收功能異常、免疫功能失調及腸道菌群改變有關,因而提高了腸道的敏感性
‧疾病:急性感染性腹瀉之後更容易造成腸躁症
‧未經證實的原因:發炎、腸道通透性增加、食物過敏、缺乏膳食纖維、抗生素
‧常見於同一家庭的患者:可能與遺傳因素或家庭角色有關
‧心理創傷:例如曾受暴力或性侵、重大損失(死亡或離婚),或其他嚴重創傷
診斷
大腸激躁症的診斷是根據2016年美國腸胃科學會的診斷標準(Rome IV criteria)
過去3個月,每週至少1天,反覆發作的腹部疼痛,類似狀況已經超過半年。
合併下列3種中2種以上的情況:
1.腹痛與排便相關
2.排便頻率改變
3.排便形狀改變
分類
大腸激躁症可分為4種類型,也可能會隨時間而改變類型
- 便秘型:> 1/4(25%)的排便為布里斯托糞便類型1或2(硬/塊狀),< 1/4(25%)的排便為布里斯托糞便類型6或7(鬆散/水樣)。通常是腹瀉。
- 腹瀉型:> 1/4(25%)的排便為布里斯托糞便類型6或7(鬆散/水樣),< 1/4(25%)的排便為布里斯托糞便類型1或2(硬/塊狀)。通常是便秘。
- 混合型:> 1/4(25%)的排便為布里斯托糞便類型1或2(硬/塊狀),> 1/4(25%)的排便為布里斯托糞便類型6或7(鬆散/水樣)。通常便秘與腹瀉交替。
- 未分類型:符合大腸激躁症診斷標準但排便習慣無法準確分為上述3組的其中一組的。大便異常(腹瀉和便秘)很少見。
重疊疾病
腸躁症是一種慢性功能性疾病,往往與其他功能性胃腸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FGID)重疊。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
功能性消化不良和IBS是最常見的FGID,餐後飽脹、早飽、上腹疼痛和上腹灼熱感是FD的主要症狀。
FD和IBS-D(腹瀉)重疊時,腹痛、腹脹和腹瀉最為突出。
FD和IBS-C(便秘)重疊時,腹部飽脹感和便秘較為突出。
胃食道逆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
GERD 和 FGID 之間存在重疊,而 IBS 是 GERD 的危險因子。
胃食道逆流和腸躁症重疊患者中,胃酸逆流和胃灼熱可能會出現腹痛或不適。
IBS、FD 和胃食道逆流 (GERD) 之間似乎存在明顯的重疊,其中更容易將心理發病率和睡眠障礙合併起來。
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
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CD)的特徵是慢性或夜間腹瀉、腹痛和體重減輕。
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特徵是血性腹瀉、直腸緊迫感和裡急後重。
IBD和IBS重疊的患者容易腹瀉和腹痛,而且可能會很嚴重。
IBS-D與腸道感染有關,腸道微生物組和腸道屏障是連接它們的橋樑。
IBS-D是慢性感染後慢性腹瀉患者的常見診斷。
IBD和IBS可能是同一疾病的不同階段。
在診斷IBD的同時,也要預防IBS。
慢性重疊疼痛病症chronic overlapping pain conditions (COPCs)
IBS是除頭痛之外最常見的 COPC。此外,63% 的IBS病例有一種或多種 COPC,53% 的 IBS 病例報告有 ≥ 3 個非腹部區域疼痛。因此,當存在慢性軀體和腹痛時,IBS重疊不應被忽視。IBS與非乳糜瀉麩質敏感性有顯著的症狀重疊,其生理病理尚不清楚。而且,青少年子宮內膜異位症與IBS之間存在重疊,IBS與子宮內膜異位症的重疊可能具有相同的發病機制。
中醫論病因病機
大腸激躁症的病因以情志因素最為重要,情志失調相當於自律神經失調,而自律神經相當於中醫的「肝」,中醫病位在肝、脾、胃、心、大腸,西醫病位在自律神經、大腸、小腸。中醫治療大腸激躁症,是針對其發病機轉及現代研究,從穩定自律神經、提高自身免疫功能、抗過敏、降低腸道敏感性著手。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是脾胃正常升降的關鍵,肝通過調節氣機的升降亦影響大腸的傳導功能。不論是憂思氣結傷脾或鬱怒傷肝,都會導致肝脾不和,使脾不升清,胃不降濁。肝氣鬱滯、木不疏土或氣鬱化火、橫克脾土,導致脾失健運、濕濁下注,影響腸道蠕動功能而發生腹痛、腹瀉。所以,『疏肝理脾』是治療大腸激躁症的主要方法,藉由疏通調達、補虛瀉實來調整氣血的通暢順達。
與腹瀉型大腸激躁症最有相關的中醫病名為「痛瀉」,即排便時有反覆發作的腹部不適或疼痛。「痛瀉」命名首見於《蒼生司命》:「瀉責之脾,痛責之肝,肝責之實,脾責之虛,脾虛肝實,故令痛瀉」。痛瀉辨證分型(表1)從6個方面著手,包括誘發因子、病程長短、瀉利前後腹痛的變化、大便的形狀品質、排便的緩急流暢或澀滯、以及其他伴隨的症狀。
便秘型大腸激躁症多為「虛性便秘」,可因津血枯燥,腸道失潤,無水行舟;或因氣虛無力,大腸傳導失司,推動乏力,治療時需佐以補虛潤腸;若患者有呼吸道過敏或感冒的症狀,則需佐以宣暢肺氣,因肺氣肅降有助於腑氣暢通;若發生於易緊張、壓力大、久坐、缺乏運動的上班族,可配合穴位按摩(圖1:足三里→胃經合穴、上巨虛→大腸下合穴、下巨虛→小腸下合穴。圖二:天樞→大腸募穴),或適當運動以幫助腸道蠕動。
腹瀉便秘交替型的大腸激躁症,初期需配合腹瀉或便秘的症狀,交替用藥治療,病情較為緩解之後,治療以穩定自律神經為主。
由於大腸激躁症患者多伴隨精神緊張、焦慮、易怒、失眠多夢等症,除了肝氣鬱結,尚有心神不安的症狀。心神不安亦可影響脾胃運化,此時常佐以益養心脾、解鬱安神之品。
圖1:小腿前外側,脛骨前緣外1橫指(中指)處。外膝眼下3寸(4橫指).為足三里,外膝眼下6寸為上巨虛,外膝眼下9寸為下巨虛。
圖2、天樞:肚臍與兩乳垂直交線,肚臍旁2寸。
表1:痛瀉辨證分型
證型 |
誘發因子 |
腹瀉症狀 |
其他症狀 |
治法 |
方藥 |
脾虛肝乘 |
每遇精神刺激或情緒緊張而誘發 |
瀉前脘腹脹痛、腸鳴,痛而不暴注,大便溏薄或粘液便,瀉下不暢,瀉後痛不減,甚至加重。 |
兩脅脹悶不舒,噯氣食少,面黃倦怠,舌苔薄白,脈弦緩 |
健脾疏肝 |
痛瀉要方加減 |
食積胃腸 |
攝入過多食物 |
脘腹脹滿,痛甚而瀉,瀉後痛減,片刻又痛瀉,糞便稠粘或糞水雜下,臭如敗卵。 |
胸脘脹悶、痞塞不適,腹滿厭食,噯氣作酸,舌苔厚膩,脈弦滑
|
消食導滯 |
保和丸加減 |
濕熱下迫 |
吃了不潔的食物 |
瀉前腸鳴腹痛,腹痛即瀉,瀉下急迫,肛門灼熱,大便黏滯或夾雜粘液,味腥穢,瀉後仍覺墜痛後重,解不淨感。 |
小便短赤,舌苔黃膩, 脈滑數 |
清熱化濕 |
葛根芩連湯加減 |
腎陽虛衰 |
腹瀉已久或本身為陽虛體質 |
黎明之前,腰腹冷痛,臍周疼痛腸鳴即瀉,瀉下暴迫如注,大便純清如水或可見未消化食物,反覆腹瀉數次後,腹痛緩解。 |
小便清長,腰酸膝軟,舌淡胖苔薄白,脈沉細無力 |
溫腎健脾 |
四神丸加減 |
痼冷積腸 |
脾胃陽氣虧虛,或喜食生冷,或風寒侵襲臍腹。 |
久瀉連年,止而又發,休作無時,發作時腹痛繞臍,繼而瀉利赤白,便後痛減。 |
手足不溫,舌淡苔白,脈沉弦。 |
溫脾行積 |
溫脾湯加減 |
中醫腹診判斷人體虛實
腹部問題藉由中醫與西醫的腹診結合,更能確立用藥的方針及劑量,甚至身體其他部位的問題也會反應在腹部。中醫結合西醫的腹診,可避免誤診急重症腹痛以外,還可以探查人體的虛實。中醫腹診的步驟如下:
‧視:檢視腹部外形及皮膚有無異常,有無手術痕跡。
‧聽:以聽診器探查腸音蠕動的情形,是否夾有水濕。
‧觸:輕觸各部位,腹部皮膚是否軟如棉絮,腹部肌肉或腹壁的張力有無異常,有無異常搏動點。
‧扣:探查有無振水聲或脹氣。
‧壓:按壓腹部有無壓痛感或異常搏動。
大腸激躁症的簡易食療
各型大腸激躁症的簡易食療
‧花草茶系列:玫瑰花、茉莉花、合歡花、合歡皮。
‧水果茶系列:佛手柑、陳皮、柚子茶。
‧百合萱草排骨湯:依照喜好取適量鮮百合、萱草(即金針花)與排骨共同燉煮
‧甘麥大棗飲:炙甘草9克,小麥30克,紅棗10枚。先將小麥洗淨,去浮末,取清水約800毫升煮上述3味藥,小火慢熬,煮沸後煎至400毫升左右,去渣,代茶飲用,最後可吃掉紅棗。
便秘型大腸激躁症的簡易食療
‧富含膠質的食物:地瓜葉、皇宮菜、黑木耳、白木耳、秋葵、海藻、海帶、昆布、海參、雞爪等。
‧富含植物油脂的堅果類食物:胡桃、芝麻等。
‧含有種子的水果:火龍果等。
‧蜂蜜決明子茶:決明子10克 ,用開水沖泡去渣,加入適量蜂蜜後代茶飲用。
‧首烏玉竹飲:生首烏30克 ,玉竹15克 ,煎煮後代茶飲用。
腹瀉型大腸激躁症的簡易食療
‧四神湯:山藥、蓮子、芡實、茯苓
‧薏仁水
門診常見問題釋疑
1.大腸激躁症會發展成大腸癌嗎?
目前暫時沒有證據顯示大腸激躁症會發展成大腸癌。患者會因腹部不適感而影響生活品質,但不會發展成其他疾病,也不會縮短壽命,雖然如此,症狀仍應與大腸癌或腺瘤作區別,必要時應該進一步檢查。
2.患者可以做些什麼來改善腸躁症狀?
大腸激躁症患者應避免攝取刺激性或油膩食物,養成定時定量、健康的飲食習慣。保持正面的人生觀,從事適當的休閒娛樂以紓緩壓力及緊張情緒,只要情緒穩定,大腸激躁的症狀也會減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