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清冠一號不是安慰劑也不是萬能

文/馥芊中醫診所 院長 李嘉菱

 

這篇標題本來是

#新型冠狀病毒的中醫及芳療治則

但是經過這幾個禮拜的洗禮(疲勞轟炸),還遇到患者說有慢性病所以一定要吃清冠?我說,有慢性病就是不能只吃清冠(要申請保險早說)。

所以我決定改成這個標題

#清冠一號不是安慰劑也不是萬能

其實呼吸道的中醫治療重點,我在「#中醫芳療診察室」一書已有詳述,最後也有一章節專門提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中醫芳療防疫對策」。部落格(連結:http://https://phagelee.pixnet.net/blog)也有多篇文章專門寫呼吸道疾病的治療。

 

#新型冠狀病毒屬瘟疫#治療要善用衛氣營血辨證

新型冠狀病毒,屬於中醫溫病的「瘟疫」範疇,需要特別注意衛氣營血的傳變。瘟疫的病因為感受疫戾之氣,病位在肺,病機特點為「濕、熱、毒、瘀」。

溫病,是指由熱邪、或寒濕等陰邪化熱,所引起的外感疾病,以「急性發熱」表現為主。病邪從口鼻而入,循序漸進開始衛、氣、營、血四個層次傳變。但是溫病複雜多變,衛、氣、營、血四個階段可能互相兼併而非截然分開。這些傳變的表現,與新型冠狀病毒的表現極為相似。

溫病的傳變,決定治療的方向。衛氣營血的辨證意義,主要在於辨識病位之深淺、 病勢之順逆和病情之輕重。

葉天士也同時提出了溫病的治療原則:「在衛汗之可也,到氣才可清氣,入營猶可透熱轉氣,入血直須涼血散血。」這些治療,無不著重在使邪有出路和養陰保津。

#新型冠狀病毒Omicron的症狀

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一般症狀分為呼吸道症狀及非呼吸道症狀。

呼吸道症狀:包括鼻塞、鼻水、咽痛、咳嗽、痰、呼吸喘促、肺炎、咳血等。

非呼吸道症狀:包括發燒、惡寒(寒顫)、痠痛、四肢無力、疲倦。消化系統症狀(如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神經系統症狀(如頭痛、腦炎)、心血管系統症狀(如心悸、胸悶、心肌損傷、心律不整)、眼科症狀(如結膜炎)、腎衰竭、繼發感染等。

進入下呼吸道的肺或是其他臟器就算是邪已入裡了,此時可能仍有表證,或是已無表證。請參閱「中醫芳療診察室」P356已有詳述。

這一波omicron確診,我陸續也視訊看診了一些確診者。

omicron確診的成人,起初症狀多是咽痛、鼻塞、鼻水,後來才出現咳嗽、發燒(但不一定高燒)等,惡寒比較少(也可能因天氣濕冷較易出現)。

omicron確診的小兒,起初症狀多是高燒(少數有惡寒)、倦怠、活動力差,後續出現鼻塞、鼻涕、噴嚏、咳嗽、喉嚨痛。

#外感風邪如何判斷化熱及治療

確診omicron的咳嗽多數剛開始是乾咳,之後才會開始生痰。其實起初的乾咳不能算是陰虛的乾咳,而是風熱、口變乾的乾咳,後續生痰是必然的,這種化熱很像西醫說的exudate發炎滲出物。

視訊看診沒辦法把脈,怎麼判斷是外感化熱的階段?這時候要注意的是「#症狀的動態變化」,#口變乾#痰色變黃變綠#鼻涕變黃變綠,就是往外感化熱的階段發展。

想要治療已經化熱的外感咳嗽生痰,不能只是疏風、溫化或是利水,因為疏風、溫化或是利水雖然表面上會讓痰乾掉,但是只要熱持續就會產生發炎滲出物的痰,所以一定要加上清熱解毒之品。

當然如果邪在表衛需要解表疏風,邪在表肺就需要宣肺,宣肺如果使用到麻黃,就需注意心肺及小便功能(尤其是有攝護腺問題的男性)。

熱會耗傷津液陰血,「保津存陰」的概念,在瘟疫的治療是最重要的。這時候不要再吃一些辛香料、麻油、薑、酒等會加重化熱的料理,甜食和油膩的食物都會加重生痰的狀況,也應該要避免。

此外,這一波疫情也帶來喉糖的熱賣,有一位患者不知道從哪裡看來的新聞,以為猛吃帶清涼感的喉糖可以避免感染,結果這個喉糖加了肉桂,患者因此上火而失眠,光是失眠就會讓抵抗力下降。

#Omicron使用清冠一號不是安慰劑也不是萬能

清冠一號對於嚴重咳嗽的效果不好,為什麼呢?因為疾病已入裡、走到氣分。所以如果你的症狀是邪已入裡或是伴隨其他臟腑功能的失調(例如喘、心悸、胸悶等心臟功能變差),不要糾結在藥證上(清冠一號和科學中藥都是有藥證),趕快加上其他藥物吧,中醫師群組也不時分享許多使用辨證論治的療效極佳案例。

老實說,清冠一號如果是針對「#外邪仍在衛分的表證#化熱初期」效果還不錯,初期可以減緩病勢,但是 #還有表衛寒證也不適合。如果你已經確診很多天,病情已往裡走就不要再堅持只服清冠。況且清冠、科學中藥、中藥飲片都逐漸缺貨,有什麼戰力就使用,趕快治療比較重要!(如果都缺貨,芳療也是我的武器)

許多人往往等到確診發通知才開始治療,建議在還沒確診前,已有症狀的人可以先服清冠一號或是類清冠配方,能夠跟你的家庭中醫師詢問是最好的,否則#不知道藥物的使用時機#囤藥都成了一種浪費。當然,我都跟我的患者說,診所就在旁邊可以隨時幫你,就不需要備藥了。

#注意肺部血液循環及伴隨的心臟問題

中醫臨床對於肺部有器質病變, 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擴張、氣喘等,需考慮肺部的血液循環問題,在肺血瘀阻的情況需加上活血化瘀通絡之品,才能將痰飲或組織滲透液藉由血液排出。

千金葦莖湯,是中醫在處理肺癰 (例如肺膿瘍、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大葉性肺炎等)的重要處方,這個處方除了把痰稀釋成容易排除的濃度及黏度以外,最重要的地方是活血化瘀的桃仁。

一般在外感,尤其是咳嗽患者,中藥可能會使用麻黃,西藥可能會使用麻黃素或支氣管擴張劑。麻黃是外感常用藥,在中醫具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通鼻竅、透疹、止癢的功效。(國外禁用麻黃,所以清冠一號也不會使用麻黃,民眾請勿自行配藥,需給有經驗的中醫師調整劑量)。

中醫認為「肺能助心行血」,若已產生肺血瘀阻,肺部血液循環不佳,常會併發肺心症,甚至心臟衰竭、呼吸衰竭,而有動則喘促、心悸、失眠、水腫、食慾不振、小便不利等問題。

#小小孩確診無法餵中藥怎麼辦?

這次遇到很多小孩說吃西藥退燒藥還是燒的,所以一定要解表。如果沒辦法餵中藥,我建議用泡澡的方式,疏風解表的水藥如荊防敗毒散或是氧化物類精油就有很好的退燒效果,有惡寒可以酌加桂枝湯或是肉桂葉精油。絕對不可使用寒性中藥或精油泡澡。否則會造成「涼遏、寒凝、冰伏」而加重病情。

會這樣說是因為過往的經驗,不論是我帶著我兒子去馬其頓旅行他突然發高燒,或是我們家的人得了流感全身痠痛、惡寒發燒,光是泡澡就是一個疏風解表很好的方式。

分享小孩染新冠病毒,給予芳香療法泡澡的有效案例,此個案泡澡一次即退燒。配方如下:流感剋星15D、肉桂葉1D(有惡寒才加)、桉油樟(即羅文莎葉)1D、真正薰衣草3D。8D泡澡用,可泡澡2次,餘4D調成按摩油5ml

流感剋星請參考「中醫芳療診察室」,加真正薰衣草是因為小孩先天的體質「陰常不足」,一發燒容易脫水傷津傷陰。小兒疾病傳變極快,一有症狀趕快治療,才不容易變嚴重(腦炎的案例都是入營分了)。

上述配方大約是30公斤左右的劑量,大家可以依照小孩的體重調整,當然泡澡的水量也會決定滴數。一般大浴缸用上述劑量,平常小孩的浴盆大概5滴,記得加一些沐浴乳當界面活性劑。請注意,泡澡的時候大人一定要在旁邊才不會發生意外。

#錯把清冠一號拿來預防的清冠後遺症

我去年其實就寫了關於清冠及防疫茶的文章,連結如下:

https://www.facebook.com/Aroma.TCM.Dr.Lee/posts/1849280821901961

https://www.facebook.com/Aroma.TCM.Dr.Lee/photos/1854113188085391?locale=zh_TW

 

有些人真的很愛吃藥預防,然後都都不好好吃飯、運動、休息,根本就是本末倒置。

我對「防疫茶」這個詞很感冒,如果想要增加抵抗力,應該叫「扶正茶」比較好,免得有人喝了防疫茶還是得了新冠病毒,中醫的臉要往哪擺?

不要亂把清冠一號拿來預防服用而改變你的體質,還有妄想藉由清冠的腹瀉副作用來減肥(黑人問號?),清冠一號的成分會讓人腹瀉的不是只有寒涼藥,栝蔞實、厚朴也可能造成腹瀉。

血瘀體質的人,更不是喝什麼防疫茶就能可以心安,盡早處理肺血瘀阻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改善全身血液循環,肺部的血液循環才會暢通。

永遠不要只是想多喝什麼防疫茶或是多用什麼防疫精油就可以防疫,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治療,沒有所謂的預防藥。我從來不會說做某件事可以讓你完全不會感染,但是一但感染了,馬上治療就對了。把握治療時效性,不要錯過治療黃金期。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中醫腹診專家 的頭像
中醫腹診專家

醫舞定情的部落格

中醫腹診專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