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外用藥治療癌症標靶藥物造成的皮膚潰傷副作用

文/馥芊中醫診所 院長 李嘉菱

這是今年刊登在Integrative Cancer Therapies的論文,主要是從臨床觀察到「#紫雲膏」對 #標靶治療抗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單株抗體 引起的 #皮膚裂痕 可能具有潛在功效,是 #日本 單一機構的案例系列報告。

📍目的:
抗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單株抗體(抗EGFR mAb)是治療RAS/BRAF V600E野生型 #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的關鍵藥物,包括Cetuximab及Panitumumab。然而,抗 EGFR mAb 引起的皮膚裂痕通常會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
紫雲膏是廣為人知的漢方外用藥膏,傳統用於治療燒傷和皮膚炎,並可能具有傷口癒合作用。
這篇論文報告了接受紫雲膏治療抗 EGFR 單株抗體引起的皮膚裂痕的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的病例。

📍方法:
回顧自2022年3月至2022年12月期間,在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東醫院接受抗EGFR mAb治療以及每天兩次紫雲膏治療皮膚裂痕的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
評估皮膚裂痕,是依據癌症治療藥物常見毒性分級第五版(CTCAE v5.0),評估時間是 #開始使用紫雲膏及使用後28天

📍結果:
11例患者中,女性5例;中位數年齡為61歲(範圍在43-79 歲)。紫雲膏開始使用前抗EGFR mAb的中位治療持續時間為13.1週(範圍在6-52週)。分別對11名和5名患者的皮膚裂痕使用皮膚保濕劑和局部類固醇。#所有患者在紫雲膏開始治療時均出現2級皮膚裂痕#紫雲膏開始治療兩週後#4名患者完全康復#6名患者改善至1級#沒有出現紫雲膏治療相關的不良事件。10名患者繼續抗 EGFR mAb 治療直至疾病進展,而1名患者因嚴重皮疹而停止抗 EGFR mAb治療。

📍結論:
紫雲膏可能是抗EGFR mAb引起的皮膚裂痕的一種治療選擇。需要進一步研究紫雲膏治療抗EGFR mAb引起的皮膚裂痕的功效和安全性。

📍感想:
從這篇期刊的研究設計,我們可以 #運用不同外用藥在同樣是各種癌症使用標靶治療導致的皮膚副作用上#包括中藥或是芳香療法
只要標靶治療持續,即使外用治療已經緩解了皮膚副作用,停止使用外用治療一段時間後,皮膚副作用通常也會再出現。
意思是A源頭還在,B雖然可以改善A的副作用,停止B也不可能完全斷根,但是只要B沒有額外的副作用,B就是共同治療的好選擇。

📍我的臨床經驗:
#中藥內服#搭配中藥或芳療外用,是目前能緩解副作用並提高存活率的方法。(中藥內服請見我的博士論文,肺與大腸相表裡,我認為皮膚副作用是類似的機轉)
有一些肺腺癌使用標靶藥物治療的案例,本來是極為嚴重的皮膚潰瘍,同時中藥內服搭配芳療外用,原本外用芳療需要一日塗抹數次,後來治療頻率也降低了,皮膚副作用改善,生活品質也跟著改善。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中醫腹診專家 的頭像
中醫腹診專家

醫舞定情的部落格

中醫腹診專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